策略策划的终极方法 - 万字完整版
前言:
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,我非常有幸亲身经历了互联网大厂从0-1的创业项目;在此之前,从没如此深度的参与过商业模式的探索过程,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很多光鲜靓丽的风口项目,如果扒开表皮去看里面是一副血淋淋的残酷现实和战斗史。
接下来会主要针对过去一年多我在策略策划领域一些新的收获,以更深入、更实战的角度将去年那篇策划方法论的文章,进行全面的升级和补充。
这篇文章主要会从“策划概念理解、营销策划的框架、策划的四个主要阶段、策划人日常充电”这几个维度,对策划方法论进行一个系统化全面化的讲解。
然而即便是从业多年的营销广告资深人士,也很难简练清晰地解释清楚这几个概念的具体含义和区别;正因为它们过于抽象,导致不同的人心里往往有不一样的理解,因此需要先把这几个主要概念介绍清楚了、理解通透了才能往下一步走。
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讲概念很虚,不如直奔主题来点实际的,殊不知信息理解的对等是良性沟通的基础条件。当两个人对于信息的理解不在同一频道上时,沟通中就很容易造成鸡同鸭讲、谁也不赞同谁的尴尬局面。
策略是战略的重要实施环节之一,通常包含“分析和思考企业现状、找到问题和困难所在、提出解决方法”这三个部分,是一种“WHY为什么”采取这种行动的思考逻辑。因此策略可以理解成企业实现目标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型。
战术是基于战略目标和策略方法的大帽子之下,一些具体的行动方案,比如什么人、在什么时间和地点、做什么样的事情。所以战术可以理解成企业依据战略和策略,而采取的具体执行手段。
相比于“战略策略战术”,策划的普适性更强和运用场景更多,任意一种计划性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策划。因此我认为策划方案更多是企业制定的一套完整的计划体系,它既可以包含战略、策略和战术之中的全部、也可以只包含三个之中的某一项。
接下来就是一系列战术执行的事情了:在老乡群、朋友圈、社交平台等找到寻找开车回家过年、且需要同伴同行的老乡;协商好回家的日期、路线、邮费分担、交换开车等重要事宜;提前准备好路途中所必需的食物、牛奶、水和饮料等补给……
概念梳理清楚之后,下面将重点围绕着市场营销中的策略策划继续讲解。
Product 产品策略:既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深入研究,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推向市场;同时企业的产品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要跟着市场环境改变和消费者喜好不断迭代。
Price 价格策略:既根据产品成本、市场定位和竞品定价等,制定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和企业盈利目标的价格。
Place 渠道策略:既选择哪些售卖渠道的组合,渠道通常要能够精准覆盖消费者的触达场景,这也是为什么像电脑城、五金城、花卉市场、美食街等,竞争同行集中在一块地盘做生意的情况非常普遍。
Promotion 促销策略:既利用怎样的宣传和促销手段,让消费者完成“知晓—兴趣—购买—推荐”完整的转化链路;因此优秀的促销策略至少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:
至少在目前看来,任何的市场营销行为,都离不开4P这个大的框架。
(1)理解需求和目标
营销方案的目的通常包括:市场和用户研究?品牌策略和定位?品牌活动?竞品分析?消费者洞察?新品上市推广?促进销售?流量和用户运营?广告传播和创意?Social营销?媒体投放计划?PR公关宣传?等等。
只有在充分理解需求目标的情况下,才能找到方案思考的角度,确保大方向不会出错。
(2)整理资料并消化
比如做一份品牌定位方案,通常需要的资料包括:市场环境和趋势,政策大方向,社会文化背景,品牌和产品的介绍,竞争对手的品牌和产品,竞争对手的市场动作,消费者的属性和行为,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(不一定有现成的,可能需要调研后获得)等。
搜集报告的网站有199IT、艾瑞网、Useit知识库、发现报告、CBNdata、企鹅智库、易观智库、阿里研究院等;搜集营销案例的网站有数英网、梅花网、TOPYS、网络广告人社区、广告门、Socialbeta等;
虽说整理搜集资料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,只要熟练掌握一些搜集技巧、后面的速度会越来越快;而对许多策划人来说,消化资料才是一件苦不堪言而又繁重的工作。
在短时间内不但要看完所有资料还要进行理解消化,既耗费体力又耗费脑力。但这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,只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才能对后面的Idea输出提供充分的弹药支持。
(3)进一步研究和思考
比如拿到竞品的市场宣传资料时,我们就得去研究它的市场策略是什么?有哪些常用的营销玩法?哪些地方做的好值得借鉴?哪些地方做的不好需要规避?等
再比如拿到消费者的基础资料,就需要根据已知的消费者基础属性,进一步利用问卷调查、焦点小组、1V1深访等定量和定性的手段,去调查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和看法,以及了解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背后的真因。
研究和调查工作极其考验营销策划人的功力,通常只有经验老道的策划人才能熟练运用各种调研方法和工具,并通过调研的结论快速发现有价值的线索,当然初级策划人只要多学多练习多思考,在过程中也会颇有收获。
第一阶段对营销目标的充分理解,对资料的整理搜集,以及进一步的研究调查,通常会耗费我们巨大的时间和精力,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;这些都是在为第二阶段的策略输出做准备,只有经过充分的研究调查才能精确提炼出方案的核心策略,达到一击致命的效果!
(4)精准提炼核心课题
核心问题的提出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:是否顺应了行业市场大环境和主流的社会文化?品牌传递的理念、产品满足的价值的方向是否正确?跟竞争对手相比,企业是否具备绝对优势或独特性?目标消费者的定义是否准确、还有哪些潜在的消费群体?等
还是拿前面的奢侈品牌A来举例,关于开源节流的方式前面提到了有很多,但哪些手段是最有效的?哪些手段可以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?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启动线上直播带货、加强EC的投入、培训店员做私域流量运营等是可行的方式。
提炼方案的课题就好比医生给病人问诊,先让病人做一些检查、询问身体的症状,诊断清楚核心的病因之后再对症下药,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。
(5)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
掌握的方法论越多,并把这些方法论融会贯通、搭配使用,那么问题解决的质量就会越高。这就是为什么武侠小说里,如果一位武林人士学了很多功夫,衡量他能否真正成为武林高手的标准,不在于记住了多少招式,而是看他忘了多少。
我这些年在工作和学习不断的总结思考,也累积了一些个人非常适用的营销模型、思考模型和做事模型;这些模型平时储存在我的脑子深处,当碰到具体问题的时候,就会把相应的模型调取出来解决问题。
(洞察的思维模型示意)
学习一些经典好用的模型 ,学以致用并不断练习掌握。
在别人提出的模型基础上,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进 。
在实战当中不断积累勤加思考,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模型。
(6)细化执行方案
在一份完整的营销策划方案当中,策略之下的执行方案通常可以涵盖以下版块:
内容创意产出,常见的有Slogan、TVC、主KV、海报、H5、互动游戏等线上线下传播物料
-
活动宣传,常见的有跨界营销活动、促销活动、消费者互动活动、裂变活动、快闪店、地推等。 媒体投放计划,传统媒体有电视、户外、电梯、杂志、灯箱等;还有各类网站和APP、程序化DSP、智能电视、电视剧综艺植入等数字化媒体的投放。
Social传播,通常包含Social平台自媒体日常运营,以及有话题有互动的Social传播活动;前者偏用户的日常维护沟通、后者偏向更加整合的营销Campaign。
PR公关宣传,常见的有线上线下发布会、事件营销、KOL造势、PR宣传稿、CRM管理、舆情监控维护等
比如Slogan、TVC脚本、活动创意等需要跟文案一起讨论;主KV、活动demo、TVC分镜头等物料得设计出面制作;媒介策略、投放组合和效果预估等需要媒介来完成;
到底为止,一份策划案的初稿已经基本完成。
避免这种思维凌乱的现象出现,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一些逻辑化思考的方法,如PDCA原则、5W2H原则、SWOT分析理论、时间锚顺序等。
做PPT的梳理归根到底考验的是思考的逻辑,因此必须想清楚PPT通过怎样的逻辑来呈现,才能让别人跟上自己的思路?才能让信息容易被别人接收?
比如在一份策略性的方案中,我们提出了要借助大量明星和KOL种草的建议,那在这之前可能需要借助各种数据和资料推导这个建议的科学性,而后面也要引用大量的成功案例来论证这个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,这样才会具备很强的说服力。
但如果是接下来的执行方案,可以根据5A的思考逻辑规划出一条完整的消费者转化路径“Aware了解 — Appeal吸引 — Ask询问 — Act行动 — Advocate拥护”,以及每一步的具体执行计划“选哪些明星和KOL、在哪些平台上种草、种草的方式、种草的时间和节奏等”
对方案的故事线进行包装,为提案做准备也是让一份方案实现升华必不可少的步骤,光自己想明白了可不行,只有让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被别人理解和接受,才能算一次成功的策划。
(8) 包装故事线
在一次公司分享中,我们团队根据每个成员的能力模型和性格特征,化身成电影《疯狂动物城》里面的动画角色,然后以相应动画角色的口吻来阐述我们的PPT;最后我们成功把一次非常专业、枯燥的分享worshop,变成了一场新颖有趣的故事会。
马爸爸当年做大学老师的时候,基本没有学生逃课,甚至很多其它专业的同学主动来旁听。罗永浩当年是新东方的明星老师,他的课受到学生的疯狂追捧,最后因为讲课视频被传到网上而晋升成了一代网红。两位大牛讲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喜欢把讲的内容故事化。
在一些竞争型的提案场合,听众可能要集中听多个方案,很容易产生疲劳或出神听不进去;如何让自己的方案脱颖而出、驱走听众的疲劳和睡意?这时候学会把方案包装一条有主题有起承转合的故事线,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(多次亲证有效)。
(9)提前演练优化
俗话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,快速记住框架也有方法可循,在这里我推荐自己常用的两种,大家可以根据自身习惯选择性使用:
整体方案完整之后,可以当着内部同事的面进行提案演练,这样做主要有三个好处:
可以把演练当成正式提案场合,找一下感觉和节奏。
-
同事在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,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就是提案的时候别人会问到的,所谓未雨绸缪百战不殆。 -
演练过程可能还会发现一些不那么通顺的地方,可以对方案进行再一次的优化。
策划人输出的是谋略是知识是解决方案,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,只有保证充分的输入才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脑力输出,因此生活和工作中的日常沉淀对策划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。
作为策划人,可以有意识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日常积累:
他给我的回答就是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和热情。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,每个人都要拥有一种成长型思维,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迭代自身的知识体系。
另外惰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,而主动自我提升、有意识的学习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违反人性的事情;如果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来支撑,往往只能是头脑一时发热引发的短暂激情、鸡血过后一切计划都被抛诸脑后,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打酱油。
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让知识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,浏览新闻、刷社交媒体、关注公众号、下载知识APP、逛知识论坛、买在线课程、甚至看短视频看直播等,仅仅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我们就有无数种方式来进行学习。
相比二十年前那种知识的极度稀缺、以及巨大的信息鸿沟,如今的知识就好比有人已经把一道道菜端到了面前,你需要做的只是要不要吃和选择哪道菜吃的问题。
当然互联网平台更适合碎片化的学习方式,而看书、线下培训课等这些传统的学习模式依然非常有价值,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,这样的学习会更加扎实、更加有体系。我之前推荐过一次广告人必看的160本书,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篇《广告人该看的书都在这里》
涨见识,阅历和见识决定了一个人看问题的高度。
有著名的营销广告人曾说过:“别看我输出的只是简单的几个字,你买到的却是我看过的每一本书、去过的每一个城市、接触过的每一个人、经历过的每一件事。” 足以说明常年积累而养成的见识,是非常难得和可贵的。
勤思考,只有深度思考,才能得出一些出乎寻常的洞察。
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!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!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!重要的事情要大声说三遍。
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,我们都会碰到有这么一类人:虽然很勤奋很用功,每天来得比别人早走得比别人晚,但就是学习成绩不好、就是出不了业绩。这种情况往往跟天赋和智商无关,只要停下急促的脚步自我审视一番,就能揪出原因找到方法;培养出定期思考和总结的习惯会让每一个人受益终生。
多交流,跟牛人交流能让你快速成长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
过了一个多月她公司刚好有个项目需要准备提案材料,于是他咬牙给湛详国先生打了电话、并成功把他约在了一家三明治店当面请教怎么做PPT;这次面谈激发了脱不花的求师之心、从此开启了开挂般的职场道路。
当然我们交流的对象不一定必须是大佬,三人行必有我师,我们身处的社交关系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,多交流可以不断扩张自身的认知阈值、突破认知茧房。
打实战,在不断的实践当中,完善知识体系、提升业务体感。
营销终究脱离不开商业,因此运用知识的时候如何跟不同业务进行很好的结合,也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大学问,解决策划一时爽执行火葬场的尴尬境地;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,才可以把知识做到内化于心,提升到无招胜有招的最高段位。
策略策划方法论2020版,在去年的基础上全面优化升级,新增了三倍的内容。
万字深度长文,希望对你有所启发!
注: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梅花网立场。
本文由老泡OG投稿梅花网,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
梅花网正在火热征稿中,详情请戳https://www.meihua.info/article/3266306526462976
- 按热度
- 按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