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家 IP 要从“流量戏子”进化为“精神领袖”

2025-01-08 快速评论
企业家做IP ,要的不是人数而是人心
作者|梁将军
来源|梁将军(ID:  liangjiangjunisme)
封面底图来源Unsplash


2024年,听到最多的消息之一是“某某老板,竟然开始拍段子了!他竟然直播了!”

自从雷军嘴替一个市场部,我们印象里“不苟言笑”的老板们,都主动地或被迫地开启了自己的 IP 生涯。

比如,吉利董事长李书福、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、哪吒汽车 CEO 张勇,就连一向低调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,都直播起了自己的周末。

几天前,张朝阳在一次对谈中说:“做网红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。”企业市场部们几乎集体顿悟:“只要把创始人捧成‘顶流’,这家企业就能一路生花。”

但在我看来,如果一家公司按照网红的思路做企业家 IP ,那就步入歧途了。因为一个企业家做 IP 的目的,不应该是攫取流量,而是我们要借助更具温度的企业家 IP ,推动品牌的叙事、赢得品牌的信徒。



企业家 IP 大转型:从网红型 IP ,到领袖型 IP

我把当下企业家塑造 IP 的方式,分成了五种类型:

01 流量买手

所谓“流量买手,指的是通过连麦、打赏或置换等导流方式,把大流量灌注到自己账号上的企业家 IP 打造方式。

比如,去董宇辉的直播间疯狂刷礼物的某店创始人。这种方式通俗点说,就是花钱买流量。但很显然,简单粗暴的流量采买并不能成就一个企业家 IP 。

02 流量先锋

流量先锋就是创始人冲在市场营销一线,变身企业带货大主播的 IP 打造方式。

比如衬衫老罗,他就是自己品牌最大的主播,整个直播间都围着他带货、卖货;张兰女士同样是麻六记最大的带货主播,就连生病都在坚持直播。

这种把创始人变成公司的大主播、大销售的模式 ,可以放大创始人的个人魅力,给生意带来增量,但它最大的弊端是会对创始人产生极度的依赖。

03 流量“戏子”

流量“戏子”是指靠制造话题,来获取流量的创始人。

这类老板通常自己有很好的网感、很好的 sense ,知道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博得流量。

比如,周鸿祎周总策划拍卖迈巴赫、在车展上像车模一样坐到车顶上让人拍照。

但是,这种方式获得的只是关注层的流量,就算流量灌进来了也留不住,形成不了品牌效应。大家无法建立对这个品牌、对这个公司的印象与感知,也无法建立对创始人的信任。

04 流量红人

流量红人就是通过包装自己的生活方式,成为粉丝艳羡或围观的对象。

抖音上很多创二代的账号,都是这类模式。人们对他们不反感,甚至会因为认可和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,自愿产生购买行为。

比如,好利来二公子罗成,他视频的评论区里,总能看见让他把好利来某某款价格打下来的留言。但还远没有到,他们喊一嗓子,就会有一群人无条件去支持其背后主营业务的水平。

05 流量教父

还有一种企业家 IP ,是成为乔布斯、马斯克、雷军这样的流量教父。他们像教父一样有自己的教义,用自己清晰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核,感染着自己的组织,拥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,人群会自然地信奉他、追随他。

比如,雷军在推广小米 SU7 的时候,他说的是:“我要为小米汽车而战!造车很苦,但成功一定很酷。”在汽车交付仪式上,他亲自帮车主开车门。本质上,是用价值观感染了用户、合作伙伴,甚至是自己的同行。

这类企业家本身特别懂用户思维、懂内容要怎么做,懂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和用户进行沟通。大家对企业家的感情,已经从关注到信任,甚至进化到盲从了。

对于绝大多数企业家而言,成为流量网红并不是最优解,你要要努力成为“领袖型 IP” 。因为网红的世界速生速朽,只有成为行业甚至社会的意见领袖,承担更大的责任,才能撬动更大的业务。



网红型 IP VS 领袖型 IP,

比全渠道运营更重要的是找到“媒体主战场”!

企业家做 IP 的另一个错误趋向是在全渠道运营。因为流量被分摊到各类媒体渠道,任何单一渠道都没法吸纳全网用户,所以大家常常希望双微一抖、视频号、小红书、小宇宙、B站“雨露均沾”。

但事实上,很少有企业家像雷军一样,在多个平台都是头部大 V 。99% 的人只能在一个平台做出成绩,其他平台的运营只是在“陪跑”。

背后的原因绝不仅仅是企业家“精力有限”,没法同时兼顾全网所有媒体平台。更重要的原因是: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内容风格和运营思路。几乎没有人有那个精力和能力,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特性,来分别定制不同内容。

IP 的“全渠道运营”这个叫法并不精准,准确点说是“同一批内容的全域分发”。所以,全渠道运营并不意味着平均用力,全渠道运营的前提是找到“媒体主战场”!围绕“媒体主战场”来定制内容,再把这个内容做全渠道分发,不同媒体平台仅仅做细微调整。

而网红型 IP 和领袖型 IP 选择的媒体主战场是不一样的。网红型 IP 一般以输出生活方式为主,他们会选择小红书、抖音这样的兴趣平台作为主战场。比如好利来老板罗成、特步二公主丁佳敏等等。因为这类媒体平台的属性更加娱乐化,生活方式类的内容更容易跑出流量。

而领袖型 IP 一般以输出价值观和社会议题为主,他们更倾向选择视频号为主的微信生态、以及微博这样的舆论平台发声,比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、理想汽车李想等。因为这类平台更适合社会性内容的发酵,也更符合企业家的身份地位。

我们以视频号为核心的微信生态为例,来解释选对媒体主战场的重要性。

今年 4 月份,62 岁的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,在视频号上做了一场长途高速智驾直播,车上坐着他的好朋友罗振宇和汽车媒体人吴佩。这次直播,是为了宣传奇瑞旗下的一款新车星途星纪元 ET 。

如果把这场直播放到抖音、小红书为主的兴趣平台,其实很难撬动尹同跃、罗振宇和吴佩的最大流量价值。和普通人相比,企业家做 IP 最大的优势是:他们天然是行业里的名人,可以把现实的社交关系迁移到网上。对于所有企业家而言,你在公域里不一定比其他大 V 拿到更多流量,所以一定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社交圈,放大内容的影响力。

奇瑞这场长途高速智驾直播,因为放在了视频号上,尹同跃、罗振宇、吴佩对这场直播的朋友圈转发是自然发生的,奇瑞的经销商、员工、核心消费者,也能一键转发。

抖音、小红书这样的兴趣平台,流量推荐机制是千人千面的,你的内容要永远刺激、永远有爆点,才能不断地收割流量。但很显然,一家企业的创始人,不可能有时间像职业网红一样钻营爆点。

而视频号的流量推荐机制对企业家更加友好,因为它是由“兴趣+社交”驱动的。

在视频号上,只要你的朋友、你朋友的朋友不断给你这条内容点赞、转发,你的内容就能不断地被推荐。

而且,当熟人社交形成一张传播网,意味着有大量的熟人为你站台和背书,企业家的言论在大众眼里也会变得更加真实可信。

在这场直播中,尹同跃还创造了很多“金句”。比如,“理工男的毛病,不计成本把东西做到让用户喜欢”、“我们营销是短板,向余承东学习,向雷总学习”等等,这些言论被人继续讨论、供各类媒体账号解读,形成新的内容沉淀在微信生态里,这就形成了流量的回流。

当其他人在微信生态搜索、点击这些内容时,这些相关内容就变成了企业家的社交背书和社交名片,让合作方充分了解企业家的价值观和做事风格,降低了信任的门槛。

我们可以把视频号这类社交平台的好处,提炼成三个要点:

· 业务协同:创始人在社交舆论平台发声,更容易发挥企业组织协同优势,社交私域一键转发,让内容火速出圈。

· 权威可信:真实人脉关系背书,创始人发声更加权威可信。

· 流量回流:议题相关的话题,最终会回流微信生态,成为创始人的社交背书和社交名片。


企业家 IP 的趋势:从单核 IP 到 IP 产业矩阵

我总结了一个企业家 IP 打造公式:

好的企业家 IP =(心智连接+数字连接) x 业务连接

大部分企业只看重数字连接,忽略心智连接和业务连接。换句话说,大部分企业家只是在做账号,停留在当网红、当主播的层面,而不是成为意见领袖,并没有真正为公司品牌和业务线赋能。

所谓的心智连接其实指的就是,企业家只是在某个平台上成为拥有百万粉丝的大 V 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取得了用户的信任,赢得了用户的尊敬。当他成为红人时,并不意味着他公司的产品也可以变成一款网红产品。

所谓的业务连接指的是当一个企业家成为一个 IP 时,他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为自己的公司和业务赋能,带来实际的营收。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,给业务带来实际的营收跟直播间带货是两回事情。

以车企为例,一个网红企业家很难像雷军一样,在直播间把他今年要上的新款车型卖光。如果他想达成业务的拉动,他必须在做 IP 时,同时在网络上布局好自己的 IP 产业矩阵,让流量可以被承接并转化。

前面说过,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视频号上直播起了自己的周末生活。今年 6月底,他开着全新的智驾版全场景 NOA 挑战重庆的四大「魔鬼路段」。

魏总直播的同时,长城汽车旗下的矩阵账号长城炮、魏牌新能源、坦克 SUV 、欧拉汽车、哈弗 SUV 也都跟进了这场直播,并且上架了留资链接。一场直播下来,预约转化率提高了 55% 。

直播结束后,他们还从腾讯广告互选平台上筛选了车圈、科技圈的 40 多个达人,站在不同的视角对长城汽车的新产品进行解读。

一个真正能驱动业务的企业家 IP ,不是做红一个号,而是构建自己的传播网络,驱动和牵引公司的业务。据说,超过7 成车企已经在视频号上开播。

以车企为例,我们看看他们在视频号上的 IP 产业布局,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大板块:官号矩阵、KOX 内容矩阵、KOS /厂店直播矩阵,每个板块背后都有着严谨的内容传播目的和布局逻辑。

很多汽车品牌正在搭建自己的官号矩阵,比如比亚迪有比亚迪汽车、比亚迪汽车王朝、比亚迪汽车海洋等,这些官号传播的目的是塑造品牌的影响力,所以它们的内容往往以宣传片、车展快讯等传递品牌价值观为主。

品牌的 KOX 内容矩阵包括几类人:第一类是企业高管,我们称为 KOB。比如小米有雷军、许斐。第二类是,企业员工、KOL、KOC 等。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他们熟悉这家企业的理念、产品、甚至是技术细节。

所以,他们可以具像化地呈现品牌的价值观,以更有温度的方式告诉你品牌是谁、品牌将去往何方、产品研发背后的故事、产品本身的体验,从而加深和用户及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。

当一个用户认识并信任一个品牌后,KOS、KOL 和经销商的及时跟进,才能更直接地带来留资转化,福利刺激才能效果倍增。

企业家做单核 IP 也许能短暂地推红自己、短暂地推动业务,但只有布局自己的 IP 产业矩阵 ,你才能真正为自己的品牌赋能、为不同的业务线赋能。

面对汹涌而来的车企 IP 矩阵需求,其实平台方也在调整产品和政策,扶持企业主。比如腾讯的互选平台,让车企能很轻松地对接到 KOL 资源。同时,合同签订和付款流程被极致地简化,企业需求能在短时间里被达人一呼百应。对于入驻了互选平台的行业爆款内容,平台也会自动进行推流。


总结一下

就像借势营销绝不等于在朋友圈发蹭热点的海报,企业家 IP 也绝不等同于开账号搞直播,企业家 IP 不仅要流量也要信誉,不仅拼更新更要拼人格。IP 和品牌一样,只是一种沟通手段和表达界面,要的不是人数而是人心。




注: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梅花网立场。

本文由梁将军授权梅花网,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


评论点击 登录 梅花网,用您的头像和昵称秀出您的观点
0/300
  • 按热度
  • 按时间
    相关文章

    loading...

    loading...